短视频虽短却不能“短视”
来源:北京邦达纬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| 发布时间:2024/7/11 14:55:39
近几年为博眼球、流量,部分短视频猎奇、庸俗,还有的短视频通过“欺骗、夸大”的方式撩拨情绪……在算法作用下,“信息茧房”日益凸显。那么短视频的哪些“短视”行为需要警惕?如何才能不“短视”?
在大数据个性化推荐机制下,人们在互联网上偏向于接触和消费符合自己兴趣、观点和价值观的信息,而忽视或排斥不同或相反的信息,从而形成自我封闭的信息环境,将自己的生活信息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不仅如此,在刷同一条短视频时,不同人看到的评论区也不一样。稍一搜索就能发现,这种现象普遍存在,不少网友在各种视频评论区进行了比对测试。
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.12亿,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.5个小时。与此同时,从视频内容到评论区,全方位个性化“定制”,将加重信息茧房现象,窄化信息视野,固化认知和价值观,使用户失去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。这类“短视”的短视频易于造就“短视”的用户,这种现象非常值得警惕!
从视觉的“感官茧房”到撩拨情绪的“情绪茧房”,算法不断定位用户的文化偏好,在无形中进行定制甚至“绑架”。短视频碎片化、娱乐化的属性,填补了受众的碎片时间,内容观看不同于文本信息的解读,不需要调动大量理解力,用户长期远离文字,理性思考的能力便会逐渐退化。短视频注重当下的感官和情绪宣泄,已展露出“短视”的缺点,我们虽然处于短视频时代但却千万不能“短视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