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波普艺术的“财富密码”
来源:北京邦达纬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| 发布时间:2024/7/24 21:56:39
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大部分国家都忙于修补二战带来的疮痍时,大洋彼岸的美利坚,却迎来了快速的繁荣。经济与科技快速增长,让全球的生产力很快超过了消费力,如何打败对手卖出自己的东西,成了当时商家要思考的问题,于是,广告应运而生。
另一方面,电视走进千家万户,图像信息的爆炸式传播,让艺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,富人可以花大价钱购买名画真迹,普通人也能买到被大量印刷的各类复制品,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被无限拉近,而一种代表大众艺术的流派正悄然兴起,
那时,全美国都在经历一场消费主义引发的狂潮。街头巷尾充斥着很多的巨型广告牌;报纸杂志上登载着各式各样的商业插画;电视机里刚吃完巧克力的玛丽莲·梦露裙摆飞扬,一切的东西都成了可被消费的符号。
而这些无处不在的消费符号,却启发了一些艺术家们,让他们开始思考艺术、商业与大众流行的关系,他们的作品多取材自生活中常见事物,比如快消品、漫画、名人明星等,并通过拼贴、绘画甚至是印刷的手法对这些符号再创作,这就是最初的波普艺术。这些不断重复、量产的作品表面看上去空洞又虚无,却向人们揭露了流行文化的真谛:打造一个符号,然后不断重复、复制,直到下个符号的来临。直到如今,这条关于流行文化的法则依然在发挥着作用。
我们可以看到在波普艺术诞生之初,这些艺术家们正尝试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元素去创作,他们不断地让艺术融入生活,去创造出一种大众都能看得懂的通俗艺术,那么他们成功了吗?我想大概是成功了,毕竟波普艺术如今已经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。这种外表看上去前卫大胆,内核又反传统的叛逆艺术,很容易受到年轻人的喜爱,而它生活化的题材、新奇独特的风格、艳丽夺目的色彩也备受商业与流量的青睐。
但另一方面,在消费主义的热浪已经席卷到全球的当下,它最初代表的对消费主义的警惕与批判性也被逐渐稀释。如今,代表着潮流的波普艺术也成了企业家手中的财富密码,这些备受年轻人欢迎的潮流元素,在资本的加持下,与诸多品牌合作碰撞出了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,突显产品背后的商业价值,为企业家们创造了丰厚的财富。